尾骨痛、尾骨痠痛無法久坐的原因與按摩處理方式

摘要

尾椎又稱尾骨,尾骨痛是描述尾骨部位不舒服的籠統定義,包含生病受傷造成尾骨痛,以及健康正常疲勞緊繃痠痛被視為尾骨痛。生病受傷的尾椎痛、尾骨痛,可接受醫療行為治癒。健康正常的痠痛被視為尾骨痛,則物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等醫療行為效果不佳,但非醫療行為的整復效果良好。本文亦提供按摩處理尾骨痠痛的解決部位。

引用本文:
李侑青,”尾骨痛、尾骨痠痛無法久坐的原因與按摩處理方式”,Dr. 李侑青的樂活養生教室,2021年10月26日,https://drleeclass.com/2021/10/coccydynia/。

按此聯絡我

大綱

尾骨痛的症狀與定義模糊

你是否有坐下來時,屁股的尾椎部位疼痛或痠痛無法接觸椅面的經驗?必須要調整坐姿或放置軟墊才能坐。在坐下或起立的瞬間,尾骨部位更加痠痛。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是痠痛,或更強烈的刺痛、疼痛。也有可能在排便時尾骨痛,或性交時尾骨痛。然而,站著或趴著時候,又彷彿一切正常,活動無礙。痠痛或疼痛的範圍可能清楚於某個點,也可能在某個範圍模糊不明確。尾骨周圍沒有明顯水腫或紅腫熱發炎症狀,這樣尾骨部位痠痛的狀況,稱為尾骨痠痛 (coccygeal soreness)。尾骨即尾椎,也可稱為尾椎痠痛。

與尾骨痠痛相似的是西方醫學的尾骨痛 (coccydynia),也可稱為尾椎痛。Coccydynia 是一種疼痛性疾病,其特徵為尾骨部位痛,通常因壓迫而加劇 [1]。在西方醫學,coccydynia 這一術語於 1859 年首次被使用 [2]。西方醫學對脊椎末端部分疼痛的描述,至少可以追溯到 16 和 17 世紀 [3-5]。並且根據統計,受尾骨痛困擾的女性人數是男性人數的五倍 [6]。

西方醫學的尾骨痛這個名稱,是對尾骨部位不適感的籠統稱呼。所以創傷造成的尾骨部位不適和其他非創傷原因造成的尾骨部位不適,一律都被稱為尾骨痛。其中,由尾椎骨本身受傷或病變所造成的疼痛,稱為真性尾椎痛 (true coccydynia),例如:跌倒坐下強烈撞擊造成尾椎骨折所引發的疼痛。由尾椎骨以外部位的原因,造成尾骨部位的痠痛或疼痛感,稱為假性尾椎痛 (pseudo coccydynia),例如:尾骨周圍軟組織疲勞緊繃造成尾骨部位痠痛,骨盆腔發炎、腫瘤及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造成尾骨部位疼痛。

所以在分類上,尾骨痛 (coccydynia) 包含了疾病受傷造成的疼痛,以及健康正常疲勞緊繃造成的痠痛。疾病受傷造成的尾骨痛,應當尋求醫師治療,接受醫療行為治癒疾病與受傷,即可治癒尾骨痛。

然而,有些被診斷為尾骨痛的患者,長期接受醫療行為卻一直治不好,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疾病或受傷,他們是健康正常人,只是尾骨周圍軟組織疲勞緊繃造成痠痛,所以物理治療等醫療行為當然無法治療本來就是健康的人。疲勞緊繃應當尋求正確的非醫療按摩放鬆,才能消除疲勞、解除緊繃,讓健康的身體獲得正確的放鬆,就不會有疲勞緊繃帶來的痠痛。

非疾病受傷的尾骨痛原因與處理方式

前面提到, coccydynia 尾骨痛的定義,包含了尾骨痠痛。尾骨痠痛的原因來自於尾骨周圍軟組織疲勞緊繃。早在 1963 年,Thiele 即指出尾骨痛的特徵似乎更多地與肌肉痙攣緊繃有關 [7]。1991 年,Wray 等人報告指出尾骨的組織學檢查無助於揭示尾骨痛的原因 [8]。2004 年,Fogel 等人指出尾骨痛患者沒有病理學發現 [9]。這些研究報告可作為非疾病受傷的尾骨痠痛卻被診斷為尾骨痛的佐證。

西方國家的整復師 (chiropractors) 或整復手法 (osteopathy),相當於台灣的國術館或傳統推拿按摩,不是物理治療的徒手治療。徒手治療是醫療行為,醫療行為要承擔高危險、有副作用、可能造成不可逆損傷甚至死亡的代價。 2018 年的研究報告,針對 50 位慢性尾骨痛個案的臨床記錄分析比較整復與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效果 [10]。這 50 例個案在前 3 個月接受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個案在醫療行為治療後尾骨痛的狀況只有輕微的減少 (疼痛視覺模擬量表的平均值從 7.1 僅降到 6.5),功能殘疾也只有些微改善 (功能殘疾量表平均值由 17.7 僅降到 14.5)。接著讓個案在 5 週內接受 3 次整復,結果尾骨痛大幅減少 (平均數值由 6.5 降到 1.2),功能殘疾狀況也大幅改善 (平均數值由 14.5 降到 2.5)。因此,整復是解決尾骨痛的可行選擇 [11]。

尾骨痠痛的按摩處理

尾骨痠痛來自於尾骨周圍的軟組織疲勞緊繃。所以在體感按摩的時候,並非只按摩調理尾骨關節,而是要放鬆整個薦椎部位、會陰以及大腿內側部位。

由於按摩位置較為接近隱私部位,故在臨床上務必事先告知被按摩者,經被按摩者同意後才可執行按摩。並且動作需小心、緩慢,避免觸碰隱私部位,僅按摩緊繃的軟組織。若被按摩者有任何心理上的不適,務必立刻終止一切按摩操作。

圖一、尾骨痠痛按摩部位

即時獲取本站最新消息與 Dr. 李侑青交流互動,請按讚追蹤粉絲頁喔 ➝ 

參考文獻

[1] S. T. Nathan et al., “Coccydynia: a review of pathoanatomy, aetiology, treatment and outcome,”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British volume, vol. 92, no. 12, pp. 1622-1627, 2010.
[2] J. Simpson, “Clinical lectures on the diseases of women Lecture XVII: coccydynia and diseases and deformities of the coccyx,” Medical Times Gazette, vol. 40, pp. 1–7, 1859.
[3] B. Howorth, “The painful coccyx,”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vol. 14, pp. 145–160, 1959.
[4] N. P. Grosso and B. E. van Dam, “Total coccygectomy for the relief of coccydynia: a retrospective review,”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vol. 8, pp. 328–330, 1995.
[5] N. H. Kim and K. S. Suk,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raumatic and idiopathic coccygodynia,” Yonsei Medical Journal, vol. 40, pp. 215–220, 1999.
[6] P. H. Pennekamp et al., “Coccygectomy for Coccygodynia: Does Pathogenesis Matter?”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vol. 59, pp. 1414–1419, 2005.
[7] G. H. Thiele, “Coccygodynia: cause and treatment,” 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 vol. 6, pp. 422–436, 1963.
[8] C. C. Wray et al., “Coccydynia: aetiology and treatment,”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vol. 73-B, pp. 335–338, 19991.
[9] G. R. Fogel et al., “Coccygodynia: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vol. 12, pp. 49–54, 2004.
[10] D. Origo et al., “Osteopathic manipulative treatment in chronic coccydynia: A case series,”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vol. 22, no. 2, pp. 261-265, 2018.
[11] K. Alexandre and M. K. Channell, “Osteopathic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a Patient With 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Coccydyni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 vol. 119, no. 6, pp. 395-40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