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痛、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與按摩解決方式

摘要

一般人的手腕痛,多數不是外傷、急性扭挫傷、或各種感染、病變所造成的手腕痛,而是長期慢性的手腕痛。慢性手腕痛,在內側是媽媽手、在外側是滑鼠手、在中央是腕隧道症候群、在背側是腱鞘炎。這些慢性手腕痛,其實本質都是長期疲勞累積,造成緊繃痠痛。所以各種治療效果不顯著,但休息與放鬆有顯著效果。研究證實按摩與拔罐對手腕痛有效。本文亦提供體感按摩對於手腕中央背側痠痛、手腕內側痠痛、手腕外側痠痛的按摩位置。

引用本文:
李侑青,”手腕痛、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與按摩解決方式”,Dr. 李侑青的樂活養生教室,2021年10月14日,https://drleeclass.com/2021/10/wrist-pain/。

按此聯絡我

大綱

手腕痛的各種疾病診斷

手腕的位置疼痛,如置頂圖所示 [1],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隨著疼痛的位置與影響的活動姿勢,各種手腕痛被賦予不同的名稱。在手腕靠近拇指側的疼痛被稱為狄奎凡氏症 (De Quervain’s disease),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stenosing tenosynovitis),也就是判定為指肌腱發炎,在大拇指和手腕處造成明顯脹痛和刺痛感覺。許多新手媽媽常有手腕靠拇指側的疼痛困擾,所以又被稱為媽媽手。

在手腕內側中心或靠近小指側的疼痛,或有手指、手掌痠麻不適,則被稱為滑鼠手,正式醫學名稱為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也就是判定臨床症狀來自於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由於韌帶壓迫通過腕隧道的正中神經所造成,如圖一所示 [2]。

在手掌撐地板 (撐桌子) 時手腕背側中心會痛,被稱為腱鞘炎 (tenosynovitis),如果在該處發生軟組織囊腫,則稱為腱鞘囊腫 (ganglion cyst)。手腕背側的疼痛,被判定為腱鞘發炎造成疼痛,或腱鞘囊腫壓迫神經造成疼痛。

其他造成手腕痛的原因,還有手腕急性扭傷、手腕骨折、頸椎神經壓迫、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導致末梢循環不良、痛風、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外傷或內科疾病。

圖一、腕隧道症候群 (黃色的正中神經受到白色的韌帶壓迫)

手腕痛的治療與一直治不好的原因

對於外傷造成的手腕痛,例如手腕急性扭傷、手腕骨折,可以找醫師治療。若是頸椎神經壓迫造成的手腕痛,不會只有手腕痛,在肩膀、上臂、手肘、前臂等部位,應該都會有頸椎神經壓迫造成的異常不適感。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導致末梢循環不良,都可能造成末稍病變,遵循醫師處置治癒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即可解決末稍病變造成的手腕痛。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是自體免疫疾病,痛風是尿酸累積在手腕造成發炎疼痛,正確服用藥物即可治療發炎造成的手腕痛。

然而,一般人的手腕痛,多數不是屬於前述的外傷、急性扭挫傷、或各種感染、病變所造成的手腕痛。一般人手腕痛、手掌手指麻,大多肇因於慢性重複性疲勞,只是健康正常的疲勞緊繃痠痛,卻被檢查為媽媽手、滑鼠手、狹窄性肌腱滑膜炎、腕隧道症候群來治療,才會一直治不好。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式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包括切斷屈肌支持帶肌腱,雖然直接消除了壓迫正中神經的原因,但一定比例的患者在治療後或疾病復發後會出現併發症 [3]。在大多數情況下,保守治療是首選的治療選擇,尤其是在沒有明顯感覺或運動缺陷的患者中,然而,皮質類固醇注射效果是短期的(數月),還要承擔感染、過敏反應、骨壞死、肌腱斷裂、神經或肌腱損傷等不良反應的風險,並且雷射治療、超音波治療、運動治療等保守物理治療缺依舊乏高品質的證據 [4]。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原因雖然不明,但可能包括重複性動作,且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利尿劑和維生素 B6 等常用於治療神經發炎或神經損傷的用藥,已被證明並不比安慰劑更有效 [5]。遺憾的是,關於評估腕隧道症候群和指導治療決策的最佳方法的證據很少 [6]。所以在腕隧道症候群的情況下,假陽性比假陰性造成的危害更大 [7]。令人擔憂的是,腕隧道症候群竟然是最常見的正中神經病變,佔所有神經病變的 90%,影響大約 3.8% 的成年人 [8]。讓人不禁質疑,被判定為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疾病的人,有多少人其實是偽陽性 (健康無病) 呢?

保守治療當中的物理治療是醫療行為,讓病患暴露在醫療行為的風險之下。然而,對腕隧道症候群單獨使用電療技術沒有顯示出關於其有效性的結論性結果 [9]。對於腕隧道症候群的各種物理治療運動干預措施的益處之證據有限且質量非常低 [10]。聚焦衝擊波對疼痛緩解、症狀減輕和功能恢復無顯著影響 [11]。

媽媽手是由疲勞造成,錯誤習慣姿勢使手腕靠拇指側長期承擔壓力,才導致媽媽手。所以改正姿勢並且充分休息,疼痛就能獲得明顯改善。在醫學文獻上也較少談及媽媽手的治療。手腕背側的腱鞘囊腫,由於已經長出組織且壓迫手腕了,故手術治療將囊腫切除即可有效改善疼痛。假如手腕背側疼痛卻尚未長出囊腫,這也是由疲勞緊繃造成,才導致手掌撐桌面時手腕背側疼痛。實務上,如果媽媽手與手腕背側痛,無法充分休息,仍須工作的話,建議可以戴上護腕,給手腕支撐力,可以減緩疲勞累積,如圖二所示 [12]。

圖二、護腕

以按摩解決手腕痛

在各種醫療行為無助於腕隧道症候群的時候,幸運的是,腕隧道症候群不是疾病,而是健康人的疲勞緊繃導致的痠痛感覺,因此諸如拉伸、按摩、拔罐等非醫療行為都能有助於放鬆疲勞,解除手腕疼痛。2020 年的研究證實,腕部韌帶拉伸在腕隧道症候群患者中顯示出統計學上顯著的症狀改善 [13]。按摩兩週的結果表明症狀嚴重程度和功能狀態顯著改善 [14]。2019 年的研究顯示,拔罐組相比於常規物理治療組的症狀嚴重程度有顯著改善,因此,建議拔罐作為一種便捷、低成本的方法 [15]。媽媽手和手腕背側的疼痛雖然比較缺乏文獻研究,但在我的臨床發現,全部都是屬於疲勞緊繃的問題,只要正確地按摩放鬆,就能解除緊繃痠痛。

體感按摩處理手腕的掌側中央與背側中央痠痛,需要同時處理,並且需要從手肘、前臂、一路放鬆到手腕,體感按摩的位置如圖三所示。

圖三、手腕中央痠痛體感按摩位置

體感按摩處理手腕靠拇指側的痠痛,在按摩時需要從手肘、前臂、一路放鬆到手腕,體感按摩的位置如圖四所示。

圖四、手腕內側痠痛體感按摩位置

體感按摩處理手腕靠小指側痠痛,按摩的位置較其他手腕痠痛的部位少,從前臂、放鬆到手腕即可,體感按摩的位置如圖五所示。

圖五、手腕外側痠痛體感按摩位置

前臂或手腕的疲勞緊繃,可能導致手掌痠、麻。就像坐馬桶坐太久,大腿受壓迫,導致小腿痠、麻,並不是疾病受傷,只要離開馬桶放鬆大腿,小腿的痠麻就會恢復。放鬆大腿並不是醫療行為,小腿的痠麻消失也不是醫療效果。一切都是疲勞緊繃的正常現象與疲勞緊繃被放鬆的正常反應。

所以在體感按摩的臨床,手掌、手指的痠麻,往往將手肘、前臂、以及手腕的軟組織放鬆,解除疲勞緊繃,手掌與手指的痠麻就消失了。並非按摩是醫療行為,而是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手腕背側痛等等常見的慢性手腕痛,其實都不是疾病受傷,所以醫療行為對本來就是健康的人沒有治療效果,但是按摩、拔罐、拉伸卻能有效放鬆疲勞緊繃,解決疲勞緊繃帶來的手腕痠痛問題。

即時獲取本站最新消息與 Dr. 李侑青交流互動,請按讚追蹤粉絲頁喔 ➝ 

參考文獻

[1] 置頂圖,修改自 Pain in the wrist, female hands close-up,作者為 Marco Verch,依 CC BY 2.0 授權使用。
[2] 圖一,修改自 Muscles of the Hand and Wrist, circa 1900,作者為 Elisa Schorn/Double-M,依 CC BY 2.0 授權使用。
[3] M. Gniadek and M. Trybus, “Carpal tunnel syndrom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Przeglad lekarski, vol. 73, no. 7, pp. 520-524, 2016.
[4] R. S. Martins and M. G. Siqueira, “Conservative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rquivos de neuro-psiquiatria, vol. 75, no. 11, pp. 819-824, 2017.
[5] K. E. LeBlanc and W. Cestia,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vol. 83, no. 8, pp. 952-958, 2011.
[6] L. Padua et al.,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The Lancet. Neurology, vol. 15, no. 12, pp. 1273-1284, 2016.
[7] L. Wang, “Guiding Treatment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vol. 29, no. 4, pp. 751-760, 2018.
[8] M. S. Aboonq, “Pathophysiology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Neurosciences (Riyadh, Saudi Arabia), vol. 20, no. 1, pp. 4-9, 2015.
[9] S. Jiménez Del Barrio et 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Neurologia (Barcelona, Spain), vol. 33, no. 9, pp. 590-601, 2018.
[10] M. J. Page et al., “Exercise and mobilisation interventions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 vol. 13, no. 6, pp. CD009899, 2012.
[11] Y. Xie et al., “Effects of shock wa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pp. 1-12, 2020.
[12] 圖二,來自 Bandage on the wrist of a man with a bruised hand,作者為Marco Verch,依 CC BY 2.0 授權使用。
[13] K. Shem et al., “Effective self-stretching of carpal liga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Journal of hand therap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and Therapists, vol. 33, no. 3, pp. 272-280, 2020.
[14] R. Elliott and B. Burkett, “Massage therapy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vol. 17, no. 3, pp. 332-338, 2013.
[15] S. Mohammadi et al., “The effects of cupping therapy as a new approach in the physio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Physiotherap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the journal for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in physical therapy, vol. 24, no. 3, pp. e1770, 2019.